薛逸凡“一個人的畢業照”圖片來自網絡
  還記得美國情景喜劇《老友記》中對恐龍痴迷不已的羅斯嗎?片中這位古生物學教授如今在北京大學有了“繼承人”。昨天,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的“一個人的畢業照”引發了網友的圍觀。北大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表示,“這是全中國唯一隻有1名學生的專業。”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從2008年創立至今,每年的畢業生都是一個,目前已經“四代單傳”。
  “一個人的畢業照”引圍觀
  日前,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學生薛逸凡在社交網站上發佈了一張“一個人的畢業照”,照片中的薛逸凡戴著黑框眼鏡、穿著理學學士服,一個人站在北大圖書館前,這裡是北大學生拍集體畢業照的地點之一。在網上流傳的照片正上方,有一行紅色的字,寫著“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相比於之前某財經院校會計學院千人合影的“一米畢業照”,薛逸凡這張“一個人的畢業照”顯得十分孤寂。網友紛紛評論說,“酷斃了!專業第一名和最後一名都占了”、“這連逃課都沒法逃”。
  “如果排除該專業第一任從生科方向轉換古生物方向的學生,排除第二、三任中途轉入元培的學生,排除第五任馬來西亞籍古生物專業學生,我作為該專業的第四任,可能是唯一一個始終由元培培養出來的本專業學生。”這篇薛逸凡去年發在自己人人網的日誌讓“古生物”這個專業和薛本人第一次走進很多北大學生的視線。
  恐龍、猛獁?古生物專業到底學什麼?
  “這個專業涉及課程面很寬。” 北大地空學院古生物學的在讀博士劉樂說,大家熟悉的恐龍、猛獁都在古生物專業的研究範疇之中,還有古植物學、古海洋學、脊椎動物進化史……這些專業在他看來都“很有意思”。據元培學院古生物專業導師、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劉建波介紹,古生物學是利用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征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複蘇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是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和環境科學的交叉學科。
  事實上,在元培學院建立之前,北大曾有過古生物專業。上世紀90年代初,北大的古生物專業開在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後來因故取消。2008年,元培學院設立古生物專業供學生選擇,這是這個本科生培養試點學院的第一個跨學科專業,也讓北大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開設古生物學本科專業的高校之一。
  該專業創立後畢業生都保持一人
  “這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只有一名學生的專業。”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說,“差不多是每個年級有一個人。”劉建波說,現在元培學院古生物學專業在讀的學生大二有兩個,(算是破了紀錄),大一又恢復到一個。
  為什麼讀這個專業的學生這麼少?劉樂是古生物學本科專業在元培學院設立後第二位選擇就讀的。劉樂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之所以讀這個專業的學生少可能是與大家對這個專業的瞭解不足有關。北青報記者採訪發現,即便是在北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古生物學專業,在很多學生認識中,這個專業應該屬於歷史學院,“跟考古專業差不多吧。”
  而在知道古生物學專業的學生中,如果有機會選擇,也鮮有人會主動考慮。“大家可能比較喜歡容易找工作就業面寬的專業,就像有很多人從事經濟金融等方面的。”劉樂分析說,古生物學需要在野外採集化石,看起來比較累,應該也是就讀人數少的原因之一。
  官方說法
  這個專業不需要太多的人 但要保留
  “有些專業不需要太多的人,這跟社會學科不一樣。”對於古生物學專業的“人丁單薄”,劉建波說,現在海洋所、中科院的幾個研究所都在呼籲保留這個專業,規模不用特別大,但也不能完全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有些學科必須要保留下來,特別是基礎學科。”
  按照劉樂的說法,選擇古生物專業的學生都應該是出於對此強烈的興趣。薛逸凡顯然就是一個對於古生物相當感興趣的學生,她在讀高二時就立志要學古生物。在薛逸凡自主招生結束之後,她的分數比元培學院低了幾分,於是便主動聯繫上了元培學院院長許崇任,並明確表示自己十分想進入古生物學專業的意願,許崇任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所以薛逸凡與她的前幾任學長不同,算是高考之後以古生物學專業招進來的。
  元培學院副院長盧曉東對古生物學專業學生的評價是“人少,但他們就像寶石一樣珍貴”。雖然人少,但這個專業的學生卻很受重視。據劉建波介紹,國內許多相關研究單位都迫切希望吸引北大古生物學專業本科生到本單位繼續深造。
  古生物專業學生吐槽
  學古生物的你最傷不起!
  誰再問神馬是古生物學,先睜眼看看你周圍!!
  一萬年之後這一切統統都歸俺們管有沒有!!!
  要建個新物種寫拉丁文描述三頁以下丟不起人的有沒有!!!!
  古生物學出野外你敢不敢!!!!
  一天倆饅頭一鹹菜見了個蜘蛛都想生吞的有沒有!!!!
  ——摘自人人網網友日誌
  核心
  怎樣讀完一個人的專業
  隨著畢業照在網上的走紅,薛逸凡的人人網賬號已暫停加好友申請功能,本人也婉拒了採訪,但網友的各種猜測並沒有結束,“一個人的寂寞誰懂?”但事實上,“一個人的專業”卻並不意味著薛逸凡會有“一個人的課堂”,她會跟生物學、地質學專業的學生一起上課,並不孤獨。
  元培學院學生張博然介紹,作為跨學科專業培養的學生,修讀古生物學專業意味著他們要修地質學的專業課,還要修生物學的專業課。但是元培學院本身並不開課,所以他們要到在各個學院的課堂上去學習,比如植物生物學要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同學一起,生態學要和城市環境學院的同學一起,沉積岩石學則要和地質系的同學一起……至於課堂的人數,少的時候有十幾個人,多的時候能有上百人,所以從來都不存在“一個人的課堂”。
  沒有小伙伴?“倒不如說有更多的小伙伴!”劉樂說。不過,這樣的上課方式也會給學生帶來“混亂”。薛逸凡也曾在日誌中抱怨過課程的混亂,租借實驗儀器也不方便。按照規定,地空學院的學生可以把實驗器材長時間保管在自己身邊,但薛逸凡這位元培學院的學生要借就只能把學生證押在器材室,比較麻煩。
  現在,這些問題薛逸凡都已經成功剋服,她的畢業論文有關“魚龍”,這是一種脊椎動物化石,有望在美國一家權威業內期刊發表,她本人也即將留美深造。大了薛逸凡三級的劉樂本科畢業時成功保研,現在是地空學校古生物學專業的在讀博士,他希望自己將來能有一個在古生物研究所的工作機會。
  古生物學畢業做什麼?劉建波在一次給元培學院學生介紹這個專業的宣講會上總結了畢業生的四個去向:高校,主要是開辦地質類專業的高校;研究院、所,如北古所、南古所、地質所、海洋所、地科院等;公務員和其他事業單位,如國土資源部門、博物館等;企業單位,如合資外企、能源中企、地礦部門等。主要集中於前三個方向。至於可能會面對的清苦生活,劉樂說:“夠生活就好吧,選擇了這個專業的話,成就不是都用金錢衡量的。”本版文/本報記者董鑫  (原標題: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已“四代單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gvmcf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